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的大局出发,深刻阐释了教育工作和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明确提出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要具有“四有”“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标准,心怀“国之大者”,争做“大先生”。一年来,学校涌现出一批在教学科研和管理岗位上默默耕耘、成绩显著的先进典型,分别荣获国家、上海市奖项。同时,学校评选了2022年度“师德师风优秀教师”,他们中有坚守讲台奉献毕生的优秀教师,有努力开拓创新的典范,有一心为师生服务的先进工作者。一起来看他们的故事——
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高绍荣带领的干细胞生物学教师团队
以高绍荣教授为带头人的干细胞生物学教师团队,骨干成员10人,全部具备博士学位,包括多名国家优青、青年拔尖、上海市启明星获得者。主要从事早期胚胎发育和体细胞重编程过程中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
团队成员全部承担教学任务,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编写专业教材《干细胞生物学》。团队教师累计担任7个本科班班主任,2个本科班获得“同济大学优良学风标兵班”称号,高绍荣曾获评同济大学“追求卓越教师奖”和“师德师风优秀教师”。
团队培养了近50名研究生,学生发表SCI论文百余篇,其中多名学生以一作或共一在高水平学术期刊Nature、Cell Stem Cell、Nature Cell Biology上发表论文。指导的本科生代表队在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包括一等奖在内的多项奖励。14名学生获得国家、校级及院级各类奖学金,2名博士生推荐申报同济大学学术先锋,7名研究生获得市级、校级优秀毕业生称号,1名研究生毕业论文被评为同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多名博士后获得国家博新计划、上海市超博计划、国家自然资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等资助。
团队逐渐形成以干细胞生物学为中心,着力发展干细胞与表观遗传调控、以解决重大疾病发生发展为目标的相关研究,产出了一批颇具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百余篇学术论文,被引用数千次,其中数篇被ESI高被引论文收录。团队承担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1项、重点项目3项、上海市科委基础重大项目1项,其余国家级或省部级项目数十项。团队青年教师获得多项人才项目支持,包括国自然优青4人,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1人。科研成果曾入选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并申请专利数项。由高绍荣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的教育部“细胞干性与命运编辑前沿科学中心”,从培育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出发,为人才的成长提供了更高的起点。
![]() |
同济大学高绍荣课题组 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道交馆 邮编:200092 电话:021-65982276 |